最后一次讲演反思,最后一次讲演反思总结

由:admin 发布于:2024-06-03 分类:感悟评价 阅读:39 评论:0

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有感》读后感

1、《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为了召号人民与敌人作斗争而写的演讲稿,他既表达了和平的信心,也是表达了对牺牲的李公仆的深刻怀念。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

2、感叹句的运用。闻一多先生的这次讲演最大的一个特色是多用感叹句。用感叹句表达强烈地感情,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不可遏的血泪控诉,是对李先生殉难的悲痛和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的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灵的怒吼。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表达效果强烈。反诘句的运用。

3、年7月初,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反内战民主人士李公朴,为了唤起民众、声讨反动派的罪行,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地公开讲演。可是过了两天他也参遭暗杀了,因此这次讲演就成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4、多年以来,《最后一次讲演》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为争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我是被闻先生精神感动的后来者之一。

5、《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也代表了闻一多的决心。

《最后一次讲演》读后感250字

感叹句的运用。闻一多先生的这次讲演最大的一个特色是多用感叹句。用感叹句表达强烈地感情,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不可遏的血泪控诉,是对李先生殉难的悲痛和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的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灵的怒吼。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表达效果强烈。反诘句的运用。

多年以来,《最后一次讲演》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为争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我是被闻先生精神感动的后来者之一。

年7月初,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反内战民主人士李公朴,为了唤起民众、声讨反动派的罪行,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地公开讲演。可是过了两天他也参遭暗杀了,因此这次讲演就成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最后一次演讲》的语言是那样的犀利,直指国民党发动派,跟敌人正面交锋。

下面是我对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的一些感想。 开篇,开门见山,别致新奇。既然是悼词,一般来说,开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但闻先生却别出心裁,一反常规,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先声夺人,直趋主题。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也代表了闻一多的决心。

《最后一次讲演》教后反思

1、应对突发现象的品质还不够成然,准备时过多地考虑了文本本身,忽略了学情以及公开课的特殊性。内容太多,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一个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教学如学习,确实是不进则退。

2、《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演说辞,全文感情强烈,言语流畅,爱憎分明,具有感召力和感染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本节课以朗读为经线,以演讲词的特点为纵线。

3、教学过程:播放《面朝大海》朗诵和《最后一次讲演》讲演视频,学生体会讲演的特点。

4、《最后一次演讲》教学使用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结合单元要求及目标,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习演讲词的概念作用,特点等基本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反思

应对突发现象的品质还不够成然,准备时过多地考虑了文本本身,忽略了学情以及公开课的特殊性。内容太多,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一个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教学如学习,确实是不进则退。

让学生畅所欲言,渗透对学生的人文思想的教育。角色转换,在感同身受中体会文本精髓——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学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后,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闻一多,在明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仍然参加了群众大会,作了最后一次的讲演,以他的口吻为自己书写一则墓志铭。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演说辞,全文感情强烈,言语流畅,爱憎分明,具有感召力和感染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本节课以朗读为经线,以演讲词的特点为纵线。

教学过程:播放《面朝大海》朗诵和《最后一次讲演》讲演视频,学生体会讲演的特点。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